作者:王星然

本文原刊於OC《舉目雜誌》言與思專欄 2-11-2019

是怎樣的一部巨作?需要音樂之父巴赫(J. S. Bach)花上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蘊釀──從1724年開始,橫跨作曲生涯最顛峰的25年,如此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窮畢生之力,千呼萬喚,直到1749年過世前才完成。

答案是 :《B小調彌撒曲》BWV 232(註1)。這一部作品對後世音樂家影響至鉅,交響曲之父海頓和樂聖貝多芬都擁有《B小調彌撒曲》的抄本,視為珍寶,貝多芬更受其影響寫成了著名的《莊嚴彌撒曲》 。 大指揮家包括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克倫培勒(Otto Klemperer)、李希特(Karl Richter)、賈第納(John Eliot Gardiner)、 馬利納爵士(Sir Neville Marriner)等都留下了精彩的錄音。

橫跨25年的私人創作計劃

我們知道,巴赫畢生創作大量的教會清唱劇、受難曲、神劇、經文歌,皆為崇拜禮儀之用。但奇特的是《B小調彌撒曲》並非為了某次聚會,或特殊節期場合而作,也没有人委託贊助他,事實上巴赫生前從未有機會演出過(第一次演出的記錄要到19世紀中期了)。整部 《B小調彌撒曲》, 更像是一項私人創作計劃,巴赫似乎領受了上帝特別的呼召來完成這一部長達二個多小時的遺世巨作。

在巴赫生命最後十年,有兩部最重要的作品:一部是《賦格的藝術》,堪稱對位法器樂曲的顛𡶶;而另一部就是《B小調彌撒曲》,被譽為 “涵蓋了宇宙間所有的情感與意志”的聖樂傑作。這是上個世紀重量級指揮家斯托考夫斯基( Leopold Stokowski,1882-1977)對 《B小調彌撒曲》的評論。

斯托考夫斯基:“第一段《垂憐經》用純粹的祈禱表現出最樸實的情感,和最深沉的意志……其後的《榮耀頌》、《信經》、《聖哉經》與《和散那》猶如旭日光輝,普照大地,彷彿整個自然界、人類、滿天星斗的宇宙,都在歌頌上帝。而《除去世人罪孽的》,《聖靈感孕》和《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等奇妙樂段,若非真的領受上帝的感動,人是不可能寫出來的。”

為何創作拉丁文彌撒曲?

瞭解巴赫信仰背景的人,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服膺路德宗神學的巴赫,會在晚年潛心完成一部天主教的拉丁文彌撒曲?

事實上,路德並未廢止彌撒,他是重新定義了彌撒。

1523年路德修定拉丁文彌撒儀式(Formula missae),首先他否認了每次彌撒都是加略山獻祭的重現(基督在彌撒中再次流血犠牲,重複受難被獻上為祭),聖餐的餅和杯並非真的質變為耶穌的身體與血(化質說 transubstantiation),因此路德刪除了彌撒中的“奉獻禮”(Offertory),而把德語講道置於崇拜的中心地位。

然而,路德仍看重彌撒作為敬拜讚美的功能,故保留了包括垂憐經(Kyria)、榮耀頌(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tus)、羔羊經(Agnus Dei)等大部份的環節。

路德於1526年更制定了德文彌撒(Deutsche messe)儀式。在路德宗崇拜禮儀學裡,人人皆祭司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路德提倡用母語來敬拜, 讓不諳拉丁文的一般信徒都能開口唱頌詩歌,都能閱讀聖經。這也說明為何幾乎巴赫教會音樂的創作皆以德語為基礎。如此,一般小城鎮和鄉村的教會,普通的信眾都能參與德文彌撒。

只是,大教會的正式慶典和大學禮堂(知識份子)則仍多採用拉丁文彌撒。

由於以上兩種形式的彌撒皆受到路德教會的認可。因此,巴赫創作《B小調彌撒曲》有根有據,絕非離經叛道之舉 。

巴赫自己把《B小調彌撒曲》分成四個部份

第一部 Missa(彌撒):包括3個樂段的《垂憐經》及9個樂段的《榮耀頌》。創作於1733年,巴赫為慶賀薩克森新選侯奧古斯特三世(August III)登基,巡訪萊比錫而作。因選侯信奉羅馬天主教(選侯家族本來是歐洲支持路德最為有力的貴族,後來其子孫為了出任波蘭王改信天主教),巴赫想創作一部路德宗和天主教都能接受的彌撒曲(當時,薩克森只有宮廷信奉天主教,整個轄區仍屬路德宗信仰)。不過,據信這部作品當時並未演出。

第二部 Symbolum Nicenum《尼西亞信經》(註2),完成於1748-1749年,共分為九個樂段。

Credo in unum Deum (合唱)
我們信獨一上帝

Patrem omnipotentem (合唱)
全能的父,是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之萬物的

Et in unum Dominim (二重唱)
我們信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先為父所生,出於上帝而為上帝,出於光而為光,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而非受造,與父原為一;萬物都藉著他受造;為救世人從天降臨

Et incarnatus est (合唱)
因聖靈從童女馬利亞成了肉身而為人(音樂學者一致認為這是巴赫生平最後譜寫的樂章)

Crucifixus (合唱)
又在本丟彼拉多手下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受害,埋葬;

Et resurrecit (合唱)
照聖經的話第三天復活;升天,坐在父的右邊;將來必從威榮中降臨,審判活人、死人;他的國度永無窮盡。

Et in Spiritum Sanctum (詠歎調)
我們信賜生命的主聖靈,從父、子而出,與父、子同樣受尊敬,受榮耀;他曾藉著眾先知說話。我們信使徒所立的獨一聖而公的教會。

Confiteor (合唱)
我們承認為赦罪所立的獨一聖洗。

et expect (合唱)
我們盼望死人復活和來世的永生。阿們。

第三部Sanctus《聖哉經》: 原為1724年聖誕節創作,巴赫晚年將之改編,收錄於《B小調彌撒曲》中 。 《

超讚的《聖哉經》Dunedin Consort & Players directed by John Butt
每個聲部細節清清楚楚,又不失結構上的宏偉榮耀

第四部Osanna, Benedictus, Agnus Dei et Dona nobis pacem(《和散那》、《祝禱》、《羔羊經》、《請賜平安》)。這些作品無法確知原作時間,但在1748-1749年間巴赫親自改編並將其納入《B小調彌撒曲》中。最終曲《請賜平安》是一首充滿盼望的賦格大合唱,起始於安靜單純的低音旋律“請賜我們平安”,隨後各聲部陸續加入,逐漸展開,速度雖慢,但飽滿有力量, 跟隨基督的人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直到那日,在輝煌的銅管和定音鼓聲中,我們肅然而立,得見上帝的榮面!得著永恆的安息!

曾經,有學者建議《B小調彌撒曲》裡的四個部份應可各自獨立演出。不過,巴赫親自在每部的手稿上標註了1-4號碼順序,並且在第四部《請賜平安》結尾打上了他慣用的簽名手法 S.D.G.(Soli Deo Gloira,唯獨為了上帝榮耀),這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明,這些樂段不可分割,它們具有驚人的整體性和統一性。

西元325尼西亞會議,會中訂定了尼西亞信經

巴赫的信仰告白

巴赫在離世前(1748年8月至1749年10月間) 勉力完成這一部最後遺作。 因此《B小調彌撒曲》像是一篇人生末了的信仰告白,莊嚴而神聖。

“B小調”在巴赫的一生的創作中,有著特殊的意義,那代表著基督受難的記號(註3)。因此第一首《垂憐經》就是以B小調開場,“基督受難”奠定了整部彌撒曲的基調。

我們看見,巴赫用他無與倫比的創意,出神入化的巴洛克對位法,爐火純青的音樂創作技巧,把最重要的路德宗信仰精髓詮釋出來: 高階基督論(High Christology),稱義與成聖,律法與福音,基督徒同時是義人又是罪人(simul justus et peccator),有限能夠承載無限(finiuih est capax infiniti),聖禮觀念,末世論…….音樂之父為路德宗神學做了一個的精彩的結論。註定成為傳世經典。

晚年的巴赫深受青光眼之苦,深度眼壓及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造成他生活上諸多不便。1749年底,巴赫更是在動了第二次眼科手術後雙目失明,隔年3月與世長辭。


Hans Memling’s Masterpiece: The Last Judgment 1460s

巴赫在《B小調彌撒曲》中展現了對末世的終極盼望。這盼望必然成為他見主面之前最大的安慰!正如 《尼西亞信經》終曲大合唱
“et expect" ,得贖的兒女的一同宣告:

“我們盼望死人復活和來世的永生。阿們!”

在末日號角的輝煌樂聲中,祂將一切都更新!


《尼西亞信經》終曲大合唱 et expect  
“我們盼望死人復活和來世的永生。阿們!”

註1:巴赫生前並没有為這首彌撒曲取名,《B小調彌撒曲》是後世出版商(Nägeli and Simrock, 1845)所加。因為這部作品的開頭《垂憐經》就是B小調(雖然整部作品27個樂章中只有5個樂章是B小調)。 

註2:Symbolum Nicenum《尼西亞信經》,傳統基督宗教三大信經之一。尼西亞信經是尼西亞大公會議有關基督宗教信仰的一項基本議決。這個議決主張聖子是受生而非受造,與聖父本質相同,否定了亞流派的異端,確立了聖父、聖子、聖靈為三位一體的教義 。接受並且信奉此信經的有天主教會(羅馬大公教會)、東正教會、聖公會(安立甘大公教会)、信义宗(路德宗)教會以及新教裡的主要教派。

註3:見巴赫學者David Ledbetter寫的《Bach’s Well-Tempered Clavier the 48 Preludes and Fugues》研究。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28

欣賞全曲